1、患者取俯臥位,麻醉后大腿中上段扎止血帶,下肢驅血。術中抗生素預防感染。
2、觸及跟腱斷裂處,在其表面垂直跟腱走行方向,作長約1.5cm-2cm長橫或縱行切口。切開皮膚、皮下組織及跟腱筋膜鞘,顯露跟腱斷端。用肌腱鉗夾持斷裂跟腱近端、拉出切口,如圖1所示。
3、將骨科定位片(不帶各個導向筒)內側臂插入跟腱筋膜鞘內,剛插入時兩內側臂距離最小,插入過程中兩內側臂距離通過主體連接桿逐漸增大,使跟腱位于兩內側臂之間。如圖2所示。

圖1 圖2
4、沿骨科定位片外側臂第1或第2螺紋導向孔,在皮膚表面作長5 mm的鉗式切口,用止血鉗撥動腓腸神經,使其松動,通過外側臂螺紋導向孔置入帶導向筒的鉤針,鉤針刃平面平行于跟腱走行方向,鈍性刺穿跟腱筋膜鞘,向小腿遠近端推拉骨科定位片,用鉤針側刃切開筋膜鞘1.0~1.5cm。如圖3所示。
注: 鉤針切割過程保持鉤針刃平面方向始終平行于小腿遠近端方向。
5、沿鉤針旋入導向筒,使導向筒遠端進入骨科定位片內臂,撤出鉤針,完成縫合通道的建立。如圖4所示。

圖3 圖4
6、將縫合針(中心或偏心)導向筒置入導向筒,沿縫合針導向筒內部穿過針線,將縫合線沿其開口方向拉緊,退出縫合針導向筒。將跟腱固定器整體向跟腱遠端做最大程度的移動,在左側導向筒內置入縫合針中心(或偏心)導向筒,沿其內部穿線,在右側導向筒內置入縫合針偏心(或中心)導向筒,沿其內部穿線。 拉緊縫線完成改良 Bunnel縫合方法對斷裂跟腱近端的抓持。如圖5所示。
7、從切口拉出骨科定位片內臂,自切口內引出抓持斷裂跟腱近端的縫線。如圖6所示。

圖5 圖6
8、同法將骨科定位片內側臂插入跟腱遠端,將內臂做骨膜下游離、置入跟腱止點處、夾持跟骨,利用跟骨導向筒,用打孔器在跟骨上鉆孔(適用于跟腱止點撕脫患者,參見圖7),然后沿導向筒穿入縫線,或者不鉆孔直接沿導向器直接穿入縫線通過跟腱止點(適用于斷裂距跟腱止點2cm以上患者,參見圖8);然后利用縫合器內臂將縫線拉出切口,完成縫線對跟腱遠斷端的抓持。

圖7 圖8
9、拉緊縫線、打結,完成跟腱的縫合固定。如圖7、8所示。